张颂文遭遇了成名以来最大的“危机”。
他在综艺《灿烂的花园》中的言行,先后被吐槽“假”“穷酸”“好为人师”,受到了不少争议。
在此之前,张颂文一直被认为是少见的“内娱活人”。走红前后,无论贴吧还是微博,他都坚持亲自运营,并乐于分享自己生活的点滴,和网友互动频繁。
录制综艺《灿烂的花园》的契机,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。张颂文这次其实是打算以最“真实”的自己面对观众,他和节目组想要展示的“真实”,就是许多人都熟悉的,他一直住在农家小院、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。
结果这次,他却因“真实”引起流量逆反,陷入了一场大而无当的困境。
从某种角度上来说,这是一场非常典型的“张颂文式困境”。
一位演员的“真实”
《灿烂的花园》是一档由张颂文即兴主导的真人秀,“无剧本、无策划、无目的”。
但它在热播过程中,却带出了这样的问题:“真实”的张颂文,观众和他自己,到底谁说了算?
先来看看节目呈现的,张颂文自己认为的“真实”。
成名之前,张颂文有很长一段时间挣扎在贫困线上。最惨的时候,他一天的饭钱只有5元。这让他养成了节俭的习惯。
所以节目中,张颂文展示了他有三十年功力的、熟练的砍价。
购置盆栽时,他和卖花大姨讨价还价,惹得对方一个劲地埋怨他“你咋这么抠门呢”。
后来节目开播,有网友就留言嘲讽张颂文压榨花农、立“穷酸”人设。而张颂文则亲自下场回应:“不砍价我就会很帅?只要讲价我就被认为穷酸?”
这意味着,张颂文把他自以为真实的一面展现给了观众,但观众却觉得“假”。
为什么会造成这种认知差异呢?首先,观众下意识地觉得,这是张颂文给自己的明星“人设”。
因为当张颂文成为明星,这种“抠”本身已经脱离了真实的生活需要,而仅仅成为一种自我标榜,甚至像是一种会影响普通人生计的作秀。
实际上,这未尝没有张颂文自己的“拧巴”。
张颂文虽无意打造人设,但他早年的小演员生涯,如今也广为人知。
作为一位学院派出身的演员,他有很长一段时间接不到戏。到剧组面试,他和周一围甚至被当作反面教材,被人拿来举例“什么人不能当演员”。
因为收入极低,他养成了很多节俭小窍门。比如每晚七点半,在菜摊收摊时去买一些廉价菜。有些刻薄的商贩,甚至揶揄他:“送你了拿走吧,这堆烂菜叶,猪都不吃!”
这种穷困,在演员群体中普遍存在。张颂文曾在《演技派》上透露:只有0.5%的演员衣食无忧,剩下99.5%的演员,工作18个小时左右,收入极低。
而张颂文能从99.5%里脱颖而出,变成金字塔顶上的0.5%,靠的是他自己的埋头苦干。
或许于他而言,这是属于一个普通人的厚积薄发,而过往的生活,也都会成为他的财富,值得感恩和回顾,他希望继续做那个自己,也希望展示这样的自己。
但现实是,当他已经是明星,他也就不再是普通人了。
立场不同,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,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。
这就造就了张颂文在节目里的困局:他想努力表现出自己的日常状态,但镜头对私域的侵入,又不得不让他具有一些“装”与“演”的成分。
他想强调自己是一个真实的普通人,可在邻里乡亲和观众眼里,他却像是在“假装”普通人,犹如干部下乡体验生活。
他笃信“埋头苦干后会有好的回报”,也把这种信念延伸到了节目中。但这只会让他在综艺里显得有些“用力过猛”,连摄影师都开玩笑地,说自己的脚步和思维都跟不上张颂文的节奏。
“真实”再一次证明了自己只是个相对概念,节目内外,张颂文的“真实”与观众的“真实”正面对撞。
但这是谁的错?
“戏痴”
话说回来,观众喜欢的,是客观真实的张颂文?
张颂文是谁?一位纯粹的演员,他对表演的热爱,业内有口皆碑。
除了演员,他身上还有另一重身份——“明星导师”。2008年,他成立“张颂文国际表演工作室”,从事表演教学和表演技巧研究。钟汉良、林志玲、田亮等人,都曾受他教导。
《狂飙》之前,他在《风中有朵雨做的云》和《隐秘的角落》里的表演,都曾精彩到出圈。
《风中有朵雨做的云》他饰演的唐奕杰,是个油腻的中年官员。为了演好这个角色,开机前半个月,他专门跑到城建委上班。每天和大家一起吃饭、下班,去过拆迁现场,还管过路边的小贩。
他将体制内官员的神态与语气,尽皆融入到了自己的表演里。比如“王伯,我家就住在春风街33号,如果要拆,第一个拆我家”,这句台词的劝解腔调,便是他从城建委那里学来的。
《隐秘的角落》里那场“云吞戏”也让人记忆犹新。张颂文饰演的朱永平在丧女之后,去买云吞,不知情的老板照例给了他3份。为难的他把女儿那份放在了垃圾桶上,然后发现这像是丢下了女儿,于是他就拿回这份云吞,到座位上吃了起来。
吃着吃着,桌子突然间晃了下,他一瞬间情绪失控,积蓄的眼泪夺眶而出。中年人的崩溃,就那么自然而然地瞬间爆发了出来,成为该剧教科书级的名场面。
再到《狂飙》,这位实力派演员,终于等到了自己的时代。在这背后,是他几十年来保持的观察生活、积累素材的日常习惯,是依然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心,是兴之所至就随时来一段表演的热爱。
录制《灿烂的花园》期间,张颂文也将他的表演方法论带入了节目。
节目里,他喜欢碎碎念,走到哪儿讲到哪儿,跟谁都能自来熟,喜欢讲人生感悟,喜欢给年轻嘉宾上课,还喜欢把“我来考考你”挂在嘴边。
他给年轻嘉宾营造了一种类似于解放天性的表演氛围,让马嘉祺、姜佩瑶等人去观察生活,让他们做即兴表演。
事实上可以看到,他的这种生活“教学”,对于年轻人们来说确实不轻松,但未尝不是一种有趣的体验,在马婶家做客过后,马嘉祺、姜佩瑶等就分别在重现当晚场景的时候,拿出了真正动人的表演。
哪怕马嘉祺在复盘时会笑着吐槽“我们好癫”,但所有人也在认真提炼着自己的收获。
可是观众却似乎不愿意买账。
网友认为节目里的张颂文看起来“好为人师”,言行举止隐隐透露着一股“爹味”。
观众以为张颂文过着田园生活,其实打理庭院绝非想象中的那般轻松;观众以为张颂文演技封神是天赋加持,其实这来自他数十年如一日观察人群、积累素材的日常习惯。
张颂文的这些举动,无不与当下呼吁躺平、反内耗的时代精神背道而驰。所以看他那么用力地生活,人们会不那么自在。
对表演的热爱和戏里戏外的钻研成就了张颂文;但对观众们来说,这种努力却过分紧绷,令人不适,更与一档生活流综艺背道而驰。
而一夜爆红,也让公众对他裹上了厚厚的滤镜,甚至将其提升到了一种“想象”的高度,忽视了他潜在的“瑕疵”。
所以,一旦他的行为出离了公众的“想象”,有些人就“破防”了。
毕竟大家喜欢的,可能是个名为“张颂文”的标签罢了。
“装”与“不装”都是错
或许张颂文也想不到,这届网友如此“较真”。
回忆母亲时,他说“我生活中很理性的一个人,但就是母亲节那天不太敢上网,就很怕每个人在那里祝福”。
结果,还真就有人去检查他往年的母亲节动向,并揪出了一个细节:他不但曾在母亲节上网,还在那天祝别人母亲节快乐。有人因此得出结论:人设塌了。
可以说,张颂文遭遇的舆论危机,在某种程度上,巧妙折射出了目前内娱舆论场的怪现状。
大家希望明星是真实的人,但骨子里又不希望看到太真实的人;大家一边感叹“内娱已经没有真人了”,一边又在“真人”出现后,拿着显微镜审视对方。
成名后的张颂文,虽不情愿,但还是被人们迅速地标签化了。
事实上,这种“自以为‘不装’,观众却觉得他‘装’”的困境,不止是张颂文一个人的困境,更是很多艺人都在面临着的困境。
“立人设”就是标签化的其中一种。被标签化是一种捷径,可以给人留下记忆点,让他讯速地被记住。可“标签化”也是一把双刃剑,会形成一些条条框框,将人束缚其间。
而如此恶性循环,内娱也就没“真人”了。
这其实是个悖论。
人们在造神与毁神之间反复横跳。大家想看“真人”,可真人只有被标签化后才能被更多人看见;结果“真人”与网友“标签”下的认知存在出入,于是猛烈抨击,导致“真人”消失……
高群书曾说,“是生活的痕迹成就了张颂文。”但一夜出圈后,如何才能保持个人魅力,不被迅速地消耗,这不止是张颂文,更每个演员爆红后都要面对的问题。
摆在张颂文面前的,既是一个好演员在流量时代所要面临的“生存困境”,也是内娱语境的荒诞套娃。
原创文章,作者:管理员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sina.com.cn.nomar.cn/archives/14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