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便秘三十年的我,在厕所里可以每天看完一本书。”这句话一点也不假!最近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讨论:便秘到底有多可怕?来看看骨灰级的便秘患者们是怎么跟帖评论的:
A:我一个30多岁的大老爷们,居然在厕所流泪了…
B: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在厕所生孩子!
C:我感觉一用力我就会死
……
便秘非常常见,看似一个小问题,背后危机四伏。长期无法排出粪便,轻则会产生腹胀、肚子痛等临床症状,重则会导致肠梗阻,甚至增加肠癌发生率。研究显示,便秘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1∶2.75[1]。诶!为什么女性便秘的比率比男性高出那么多?
什么是便秘?
要知道为什么女性便秘的比率会比男性高出两三倍,我们得先来搞清楚什么是便秘。有人觉得1天不排便就是便秘了。其实便秘要符合几个条件:一是排便次数减少,每周少于3次;二是大便水分减少,大便干硬,有时甚至像羊粪一样,一粒粒的;三是排便费力,严重者甚至要用手按压肛门、抠大便;四是感觉排便不尽。[2]
便秘有器质性和功能性之分。器质性便秘一般是肠道疾病、帕金森病、中风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引起的。反正能找到其他病因的是就器质性便秘。[2]
至于功能性便秘,主要由两种原因造成,一是肠道动力不足,难以将大便往前推送,使得大便在结肠停留时间久,水分被吸干,造成大便干硬;二是直肠排便反射迟钝,大便到了直肠肛门口也无法引起便意,或盆底肌力量不够,无法排出大便。一般发生在老年人身上,没有特别的病因。 [2]
女性为何比男性更容易便秘?
因而,可以说,便秘一般要么是其他疾病引起,要么是由年纪大了,肠道动力和反射变弱了。那么女性为何比男性更容易便秘呢?
1. 解剖特点
女性盆骨较宽,会阴体小,尿生殖膈三角的肌肉筋膜相对薄弱,易发生直肠前突。肛门前方支撑少,阴道直肠膈薄,直肠前壁松弛易向阴道膨出,形成直肠前突,粪便潴留在这个前突内可导致便秘。[3]
另外,女性肛管短,排便时直肠松弛,直肠壁处于升高的腹压和收缩的盆底之间而受到挤压,前壁容易脱垂而引起便秘。[3]
还有一种子宫后倾位性便秘:正常子宫在膀胱与直肠之间呈前倾位。由于子宫发育不全或分娩中的损伤、多产、产后保养不当及盆腔炎等原因,导致子宫向后方倾斜,压迫直肠前壁,使肠腔狭窄、弯曲,造成粪便通过障碍。[2]
2. 孕产因素
女性随月经周期性的分泌孕激素可抑制肠蠕动,降低肠道的刺激耐受性。妊娠期孕激素水平增高,使子宫和肠道的平滑肌松弛,肠蠕动减缓,食物和水分在结肠内停留时间延长,致使粪便干硬。妊娠中期以后,子宫增大,压迫肠管,使肠内容物传送障碍。增大的妊娠子宫压迫,使原有的痔静脉回流受阻和压力增高,形成痔静脉曲张影响排便。产后子宫对直肠的压迫消失,肠腔反应性扩大,肠内容物滞留。
产后体质虚弱或手术伤口疼痛,不能依靠腹压来协助排便;产褥期卧床时间多,活动减少,影响直肠蠕动,腹肌和盆底肌松弛,排便时收缩无力,都可引起便秘的发生。[4]
女性什么时候容易便秘
生理上的因素让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便秘,而孕产时期的女性便秘的几率容易高于其他时候。
1. 孕期
国外报道,有40%的妇女在妊娠期发生便秘,这是因为妊娠期有黄体形成,孕激素分泌也增多,后者会抑制肠道蠕动,降低肠道对刺激的敏感度,从而导致便秘。妊娠6个月后,子宫增大会压迫肠管和盆腔血管,使盆腔静脉淤血,直肠蠕动能力下降。同样会引发便秘。[1]
2. 产后
孩子出生后,女性仍可能无法摆脱便秘的烦恼。产伤、剖宫产手术、多产等都会引起盆底肌无力,影响肠道平滑肌收缩功能,进而引起便秘。有的孕妇及家属因缺乏营养知识,产后忙于进补,导致饮食结构不合理,纤维摄入太少,脂肪、蛋白质、含糖量高的食物过多,也可能引起便秘。妊娠期间,产妇腹压高,痔静脉回流受阻,造成痔疮形成,引起产后便秘。
此外,焦虑的情绪,生活习惯的改变等等,也可能使排便不正常,出现便秘情况。[5]
3. 年老时
正如前文所述,功能性便秘是因肠道蠕动、直肠排便反射迟钝造成的。不论男女,随年纪的增加,肠道功能会有所减退。肠道蠕动能力本身比较差的人,年纪大了便秘的机会会更大。
如果肠道本身不太好,应更注意饮食健康,多吃蔬菜,摄入纤维素;注意饮食和作息规律,不扰乱排便规律。
参考资料:
[1]张昌欨.便秘为何偏爱女性?[J].大众健康,2015,(4):38-39.
[2]朱琴,何巧娜.便秘.健康人生[J].健康人生.2019,(9)
[3]郝张艳,梁靖华.青年女性便秘发病特点[J].饮食保健,2018,5(50):128-129. DOI:10.3969/j.issn.2095-8439.2018.50.169.
[4]崔海峰,蒙群利.女性便秘的常见原因解析[J].养生保健指南,2017,(29):176.
[5]王小榕.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[J].中国生殖健康,2018,000(004):P.30-31.
未经作者允许授权,禁止转载
原创文章,作者:管理员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sina.com.cn.nomar.cn/archives/163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