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盲盒式商品侵害 主动防范应很有必要

面对盲盒式商品侵害 主动防范应很有必要

羊城晚报财经评论员 戚耀琪

据媒体报道,近年来,直播拆卡成为一种新式盲盒,不仅俘获了一众年轻人,也成了不少未成年人的心头好,不少家庭为此花费了数千元甚至上万元。

赵先生告诉记者,自己的孩子上二年级,如今也热衷拆卡,已经花了2万多元。第三方数据也显示,目前直播平台上较大的一家拆卡直播间,拥有粉丝156万,在30天内累计销售额在250万-500万元之间。

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,无论是拆卡还是盲盒,其核心在于消费者购买时无法提前知晓具体产品的款式,这种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吸引了大量消费者,尤其是青少年群体。盲盒经济满足了消费者对于新鲜感和刺激的需求。然而,盲盒经济的伴生问题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也扰乱了市场正常秩序。

这一类盲盒玩具,确实具有很大的诱惑力,别说是少年儿童,即使是成年人,一旦没有足够的警觉,都可能深陷其中。

这类盲盒、抽卡片和以小博大的游戏,通常都有三个显著特征。第一个就是非理性消费,由于庄家主导了整个价值体系,利用稀缺性作为引诱,持续洗脑,让买家产生很大的获得感和成就感,进而在直播间和线下形成话题和共识。推动本来不懂的潜在买家转换成现实买家。本来都是成本极低的小玩具甚至是三无产品,却可以在庄家的刺激之下,成了个人身份的象征、对外吹嘘和交往的符号。

第二个特征是过度消费,利用人永不知足、厌恶缺失的心理。一旦上了套,很容易就会跟着被设计的思维方向去走,觉得非要收藏起全套才能满足。一旦缺了一张,就得继续投入金钱,直到买到为止。然后新的一套产品又出来了,又必须集齐,不然还是缺。类似商家针对成年人不断推出春季系列、冬季系列,每个月换款一样,刺激的都是人们不断要买才能心安的人性弱点。

第三个,博彩难根治。由于网络违规的隐蔽性,明明就是吸引未成年人,但是平台是不是愿意采取严格防范措施,能不能主动去监控,都是问题的关键。如果有所监控,这些违规直播和支付又会转移到更加隐蔽的平台,让监管部门难以察觉。

要应对盲盒玩具赌博化的蔓延,消费者本身要主动防范和远离,至于家长也要负起监督的责任,防止未成年人在学习之外长时间使用移动终端。对于金钱观、财富观和收藏观都要及早引导,避免孩子掉进商家体系不能自拔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管理员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sina.com.cn.nomar.cn/archives/1964.html

(0)
上一篇 2024 年 6 月 3 日
下一篇 2024 年 6 月 3 日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