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转自:镇江日报
□ 滴石水
后人研究刘邦用人之道的文章非常多,我一直都在思考着两个问题:秦末天下大乱时,沛县何以聚集那么多天下英才?帮助刘邦夺得天下的那些盖世之才天生就是开汉巨擘吗?
认真品读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三国志》《资治通鉴》,史书中各种扣人心弦、动人心魄的记载,让我得出一个结论:刘邦不仅英雄不问出处,智慧也不问出处。无论是被史书浓墨重彩描写的那些卓越的文臣武将,还是几乎不被世人记得的无名之辈,只要能够给刘邦贡献智慧,他都会不问贵贱高下,认真釆纳。张良说刘邦的才能是天授的,非人力所为。他非人所能比的,就是太识货,太善于接受任何人给他贡献的智慧。
汉初的沛县,其实和秦末大大小小八九百个县一样,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地方。那些在秦末汉初叱咤风云的盖世英才,原本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沛人:名垂千古的汉相——萧何就是个县吏,曹参就是个狱卒;军事智慧卓越的夏侯婴就是个赶车的;政治智慧超人的灌婴就是个小贩;鸿门宴上用过人智慧和勇气帮助刘邦脱险的樊哙就是个杀狗的;被刘邦认定“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”的周勃就是个织帘子的。他们之所以能在秦末汉初的历史舞台上个个神武天纵,就是因为他们的政治、军事智慧被刘邦一次次釆纳,让他们在乱世英雄舞台的一幕幕活剧中出尽风头,影响世人。
史学家的如椽巨笔往往集中在名人身上,刘邦鹰一般的眼睛却始终盯着智慧的光芒,至于他是名门贵族还是凡夫俗子,都不在意。在司马迁、班固、陈寿、司马光的笔缝中,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十分典型的事例。
公元前208年,楚怀王与诸将约定:先入定关中者王之。刘邦急于入咸阳称王,西入秦关时,准备绕过南阳宛城,直取武关。著名谋臣张良立即劝谏:“沛公虽欲急入关,秦兵尚众,距险。今不下宛,宛从后击,强秦在前,此危道也。”刘邦一听,立刻明白了利害关系,连夜率兵从另路返回,变更旗帜,黎明时分把宛城围得水泄不通。宛城是南阳郡的都城,数十座城池相连,人口众多,物资充足,全力强攻,难以急取,且会造成重大伤亡。正当张良等谋臣为此抓耳挠腮刘邦为此犯愁时,南阳郡守的舍人陈恢翻墙来到刘邦面前,献上一计:“约降”,即让刘邦封原郡守驻守原地,带着他的士兵西进。这样,那些尚未攻打的县城听到此举,都会大开城门欢迎,汉军西进之途就会畅通无阻。刘邦一听,立即同意“约降”,封南阳郡守为殷侯,封陈恢千户,然后率兵西向,一路所遇秦县全部望风而降,为刘邦先入关中称汉王创造了极为重要的条件。陈恢何许人?从刘邦的角度可谓敌营中的一个很小的小人物,史书中就出现过这么一次。刘邦目光如炬,陈恢贡献的这个“约降”之策,他迅速抓住,赢得了汉王。
陈恢是个小人物,好歹还有个名字,史书中还记载了两个连名字都没有的人,他们贡献给刘邦的计策,都被刘邦釆纳,且发挥了巨大的作用。一个叫袁生,姓袁,叫什么不知道,谓之袁生。刘邦彭城大败,在荥阳阻击项羽,一直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,张良、陈平这些大谋士跟刘邦整天绞尽脑汁,历尽艰险,但改变不了被动挨打的局面。而此时袁生这个小人物给刘邦献了条战略之谋。袁生说,楚、汉两军在荥阳会战多时,汉军常常处于劣势。我建议大王南出武关,项羽一定会率兵南下。大王到达南阳后,深挖沟堑,坚守不战,让荥阳、成皋的汉军得到休息;再派韩信以赵地为中心,联合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对楚军进行牵制打击,让楚军在广袤的战场上疲于奔命,消耗楚军的兵力和钱粮,待到时机成熟,大王再杀回荥阳,一举歼灭楚军。编纂《汉书评林》的明代著名学者凌稚隆对此高度评价:“备多力分之说,正胜楚之要机也。楚卒以此困,袁生其善谋哉。”刘邦是何等聪明之人,立即“从其计”,夺得了荥阳。
另一个没有名字的小人物叫“三老董公”。“三老”是“能帅众为善”的高龄老人。此老人姓董,叫什么不知道,故谓董公。刘邦收复三秦后,联合五路诸侯率五十六万大军,浩浩荡荡地东出伐楚,一路势如破竹。到达洛阳附近的新城,遇到了这位乡里老者。他拦住刘邦,嚎啕大哭。刘邦问老人何事如此嚎哭。“三老董公”嚎哭着诉说项羽杀害义帝是如此如此的无道,是怎么怎么的无义。刘邦一听,立刻意识到这位“三老董公”是在向他献计,立即脱下一只衣袖,袒胸痛嚎,并下令:五十六万大军举军哀悼义帝,自己连续三天哭祭义帝,并昭告天下,项羽杀义帝大逆不道,全天下的人都要举起义旗,共同讨伐项羽。还定三秦时自己打着“怀王之约”的旗号,名正言顺;这次东征讨伐,高高举起为义帝报仇的旗号,从政治上道德上压倒了项羽。“三老董公”这个小人物,给了刘邦一面“正义”的旗帜,作用巨大。
综合分析可以看出,刘邦夺得天下,老天并没有给他准备开朝栋梁,而是他能洞察智慧所在,让各种有智慧的人充分发挥作用。不同的是,有些人跟他驰骋一生,有些人跟他仅一面之缘。可刘邦的英明就在于:他始终能捕捉到智慧之光!
原创文章,作者:管理员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sina.com.cn.nomar.cn/archives/1441.html